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图书分享|刘静坤著《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第二版)

发布日期:2022-12-07   点击量: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以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为主旨,系统阐释了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公布以来刑事证据制度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庭审实质化改革的“三项规程”等改革文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本书从证据风险这一全新视角,结合审判实践和典型实例,对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和各类证据规则的司法适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证据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第二版)

刘静坤教授  全新修订版本

 

作者简介

 

刘静坤,法学博士,博士后,剑桥大学法学硕士。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曾挂职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助理,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曾参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量刑规范化改革等中央司法改革项目。出版《刑事程序的权利逻辑》《公正何以难行》《刑事诉讼法注释书》《犯罪心理学》《犯罪重建》《司法错误论》《The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hina 》等著作、译著十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

 

作者导读

真相和正义,是刑事司法永恒的主题。2006年,笔者着手翻译《司法错误论》,福斯特教授在该书中极富创见地提出了“正当程序错误”和“放纵犯罪错误”的分析框架,并对司法错误的性质和来源,特别是与司法证明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这是笔者最早接触的有关司法错误的著作,促使笔者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随后,笔者进入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在工作伊始就深刻认识到,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切实防范冤假错案,是刑事司法的底线。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牵头制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个证据规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奠定了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基础,对防范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围绕如何准确查明事实,笔者翻译出版了《犯罪重建》一书。这是一本大部头著作,奇泽姆和特维等作为实务专家,在该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整体论的犯罪重建理念和方法。与李昌钰博士的经典著作《犯罪现场勘查手册》相比,《犯罪重建》一书除了全面探讨证据分析和运用之外,还重点介绍了常见类型犯罪的犯罪重建方法。

不难发现,与传统的证据法学研究相比,关于司法错误和犯罪重建等主题的研究,不是就“证据规则”而研究“证据规则”,或者简单复制比较法的规则和经验,而是试图探寻证据规则的内在逻辑,包括:

  • 为何制定证据规则?

  • 如何制定证据规则?

  • 如何适用证据规则?

在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基础上,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较为系统地完善了证据立法。伴随刑事司法改革进程,刑事证据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牵头制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上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既是基于对冤假错案的理性反思,也是对司法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阶段通过参与制定有关文件以及持续积累审判经验,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证据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并且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这些思考的结晶,就是这本《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如果谈及这本书的创新之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提出以“证据风险”为导向的证据规则。概括起来,司法错误风险,归根结底来自于证据风险;只有有效识别、控制和消除证据风险,才能切实防范司法错误的发生。


这本书分别以“证据裁判”“证据风险”“证据排除规则”“证据审查判断”“证据分析”“司法证明”“疑罪从无” “改革前瞻”为主题,整合了证明原理、证据规则和司法案例,系统地解析了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该书出版后,被评为2018年度法律出版社法律版十大好书,荣获2018年度法律出版社最受读者欢迎的法律精品榜第一名,并获得法律出版社青年法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金獬豸奖”。

随后,笔者于2019年翻译出版《公正何以难行》,本福拉多教授在该书中,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维度,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揭示了司法错误的深层原因。2022年,笔者和王进喜教授一起翻译出版了哈克教授的经典著作《证据原理:司法证明科学》,该书整合了认识论、科学哲学(以及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形而上学)等领域的思考,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法律领域的科学、证明与真相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伴随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最高人民法院系统修订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刑事证据制度。通过参与司法解释的研讨,笔者进一步认识到,证据规则的修改、完善并非易事,需要立足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鉴于此,为全面体现刑事证据制度的最新进展,有效整合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笔者对《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一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较大幅度的完善。当然,证据研究没有止境,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本书目录

 

1 证据裁判

1.1证据的含义

1.1.1证据在诉讼中的四重角色

1.1.2证据与命题、事实

1.2证据的属性和种类

1.2.1证据的属性

1.2.2证据的种类

1.3证明对象

1.3.1实体性事实及其构成

1.3.2程序性事实及其类型

1.3.3证据性事实及其类型

1.4证明的灰色地带

1.4.1关键事实与非关键事实

1.4.2争议事实与非争议事实

1.4.3边际事实的独特价值

 

2 证据风险

2.1直接证据的风险

2.1.1言词证据的“罗生门”

2.1.2言词证据的法律风险

2.1.3言词证据的失真风险

2.1.4言词证据的异常变化

2.2间接证据的风险

2.2.1间接证据悖论

2.2.2间接证据的失真风险

2.2.3间接证据的推理风险

2.3证据风险的识别

2.3.1证据的法律风险识别

2.3.2证据的失真风险识别

2.3.3证据的推理风险识别

 

3 证据排除规则

3.1二步式证据审查法

3.1.1传统证据理论的实践风险

3.1.2二步式证据审查法的制度蕴含

3.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2.1非法证据的范围和认定标准

3.2.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疑难问题

3.3瑕疵证据排除规则

3.3.1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辨析

3.3.2瑕疵证据排除规则及配套制度改革

3.4传闻证据规则

3.4.1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难题

3.4.2存疑书面证言排除规则

3.4.3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替代制度

3.5最佳证据规则

3.5.1最佳证据规则的基本要求

3.5.2证据数据化对最佳证据规则的影响

3.5.3最佳证据规则的隐忧及配套制度

3.6意见证据规则

3.6.1意见证据规则的制度考量

3.6.2意见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配套制度

3.7关联性规则

3.7.1关联性规则的总体考量

3.7.2关联性规则的具体要求

 

4 证据审查判断

4.1物证、书证的审查判断

4.1.1审查物证、书证的来源及收集过程

4.1.2审查物证、书证是否为原物、原件或与原物、原件相符

4.1.3审查物证、书证的动态变化

4.1.4审查物证、书证与待证事实的关联

4.1.5审查物证、书证收集的全面性

4.1.6审查补查补正的必要性

4.2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4.2.1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

4.2.2审查证人的作证资格

4.2.3审查证人与案件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4.2.4审查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方式

4.2.5审查证人证言的实质内容

4.2.6审查被害人陈述的特殊风险

4.3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

4.3.1审查讯问程序的合法性

4.3.2审查供述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证据材料

4.3.3审查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实质内容

4.3.4审查庭审供述与辩解的真实性

4.3.5审查同案被告人供述的证明价值

4.4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

4.4.1审查鉴定人是否具有法律资质

4.4.2审查鉴定的委托程序

4.4.3审查鉴定意见的基础材料

4.4.4审查鉴定意见的实质内容

4.4.5审查专家辅助人的质证意见

4.4.6鉴定意见的实质性审查方法:以DNA证据为例

4.5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判断

4.5.1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

4.5.2辨认笔录的审查判断

4.5.3侦查实验笔录的审查判断

4.6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4.6.1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

4.6.2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4.7技术侦查证据的审查判断

4.7.1审查技术侦查证据的合法性

4.7.2审查技术侦查证据的实质内容

4.8关联程序所涉证据的审查判断

4.8.1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审查判断

4.8.2监察机关收集的证据的审查判断

4.8.3境外收集的证据的审查判断

 

5 证据分析

5.1证实与证伪并行的证据分析模式

5.1.1确证偏见及其危害

5.1.2证据分析的总体要求

5.2关联分析方法

5.2.1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

5.2.2关联分析的总体要求

5.3印证分析方法

5.3.1逻辑树理论

5.3.2印证分析的总体要求

5.4系统分析方法

5.4.1考古学原理的启示

5.4.2系统分析的总体要求

 

6 司法证明

6.1司法证明的指引性规则

6.1.1孤证不能定案规则

6.1.2有效印证规则

6.1.3先供后证规则

6.1.4间接证据定案规则

6.1.5同案被告人供述定案规则

6.1.6陈年旧案定案规则

6.2司法证明的负面清单

6.2.1禁止用经验取代证据

6.2.2禁止用推测取代证明

6.2.3禁止用言词证据否定实物证据

6.2.4禁止回避证据矛盾

 

7 疑罪从无

7.1合理怀疑与疑罪认定

7.1.1合理怀疑的源起和内涵

7.1.2疑罪的认定标准及主要类型

7.2疑罪的产生机理

7.2.1疑难案件的证明难题

7.2.2侦查取证的偏差和失误

7.2.3对抗制诉讼下的控辩偏见

7.3疑罪从无的规则蕴含和实践要求

7.3.1疑罪从无的规则蕴含

7.3.2疑罪从无的实践要求

7.3.3疑罪从无的程序保障

7.3.4死刑裁判的特殊要求

 

8 改革前瞻

8.1取证程序的规范化

8.1.1证据规则与取证程序的悖论

8.1.2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程序隔离保障机制

8.1.3程序改革举措的实施机制

8.2证据规则的数据化

8.2.1证据指引的数据化

8.2.2诉讼程序的数据化

8.3证据争议解决机制的体系化

8.3.1庭前会议的证据争议解决机制

8.3.2庭审程序的证据争议解决机制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邮编: 100088

电话: 010-58908021       传真: 010-58903012

邮箱: qmyfzg@cupl.edu.cn  


研究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